編者按:回顧之前的企業文化踐行者訪談,我們不難發現,他們身上有各自的閃光點,也有很多相同之處,他們來自不同的崗位,卻有著同樣的責任心、目標驅動力以及骨子里不輕言放棄的韌勁……可以說他們是公司企業文化的踐行者,也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,讓我們更加明白怎樣才算一名合格的當升人。今天請大家和小編一起走進企業文化踐行者——江蘇當升生產一部車間主任助理付妍妍,走進小編眼中的她和她身上體現的企業文化。
初識
2012年,我還是燕郊工廠質量部的一名“新兵”,記得那是一個夜班,凌晨1點多,一名工人行色匆匆,手里緊捏著一袋過篩采樣料來到檢測室,眼神凝重、語氣急切:“我看篩網上好像有一個針眼兒大小的洞,燈光暗,看不太清,又不放心,加急檢測下……”。當時測試了3遍,粒度數據均偏大,拿到結果,她便一路小跑,回到車間……現在已記不清后續的處理過程,但對她的敬佩和那種當升人身上的責任感卻在我心里生根發芽,后來特意問了同事,得知她的名字——付妍妍,這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,也是我對當升“務實”“勤勉”精神的第一次近距離感觸。當時的她,雖只是車間的一名普通員工,身上卻有著當升人骨子里的擔當、負責……
再見
后來我去了總部工作,見面機會少之又少。2018年,我負責做表彰視頻,在受表彰人員中再次看到了她的身影,照片上的她依舊帶著樸實的笑臉,淡定從容。那時,她已經奮斗在新的崗位——江蘇當升。后來了解,她在2015年便作為第一批響應號召的燕郊老兵,前往江蘇當升支援,并扎根在了江蘇當升。當問到她為什么放棄燕郊熟悉的環境,選擇剛起步的江蘇當升時,她說:“江蘇當升當時缺人,領導在做動員時提到新工廠自動化水平較高,那時年輕好奇,也想挑戰一下自己,就去了。”沒錯,當升人就是這樣甘于奉獻,敢打敢拼。從河北到江蘇,從傳統車間到自動化車間,環境、氣候、車間、設備對于當時的她都是一次挑戰,為使自己盡快適應,她把孩子安置在寄宿學校,自己加班加點研究設備、提升操作技能,不懂就問、不會就學。很快,她不僅熟練地掌握了生產一線操作技能、設備維護方法,同時在物料管理、成本數據跟蹤、安全紅線把關等工作上也摸出了門道,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。2018年底,她被評為“崗位能手”,并提拔為車間主任助理;2019年,她所在班組被評為“優秀班組”;2021年、2022年,她連續兩年獲得公司“無私奉獻獎”。她的領導曾這樣評價她:“付妍妍對公司的認可度和忠誠度非常高,生產不穩定、人員變動大時,她能白夜班連著上;夜班有問題聯系她時,她會趕回車間,現場指導和處理;窯爐人員不夠時,她可以不計得失,多日頂崗。把工作交給她,放心!把新人交給她,放心!”“付姐上班時能耐心指導我們新員工工作,下班會變身為知心大姐,經常叫著車間同事去她家聚聚,把談心談話搬到了家里,每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時,她都能及時地開導……”一名工程師說。
重逢
2023年,再次見到她,我是采訪者,她是受訪者。10幾年未見,她的眼里依然有光,交談的過程中,能夠感受到她完成工作“闖關”后發自內心的成就感,自信的笑容里裝滿一名當升“老員工”的自豪與堅定。當問到在當升最難忘的事情時,她這樣說:“來公司這么多年,有很多難忘的時刻,最難忘的還是和同事們一起并肩作戰的日子,記得有一次參加7-12#產線調試,因為是新建產線,在設備調試、試運行過程中,遇到很多困難和阻力,所有人都沒有氣餒,加班加點干,出現問題,主動聯系工程和設備部,不斷研究琢磨,最終找到問題根源并一一解決,這個過程艱難,但也使自己快速成長,當調試成功的那一刻,別提有多激動興奮了。”這樣的事還有很多,疫情期間與伙伴們一起駐廠生產、一起搭建職工書屋……同時也在她心底留下了很多感動,尤其是封廠期間,在她選擇帶著孩子留在廠區保生產時,宿舍緊著她和孩子住,還有人幫忙輔導孩子學習,休息時間組織拔河等活動,更是讓孩子在解封時舍不得離開……3年的疫情影響了很多人,也改變了很多人,但對她來說初心從未改變,并且更加堅信了自己當初的選擇,也由衷地感恩公司的安全穩健!是的,這就是當升人,困難面前,迎難而上,團結奮進,又始終心懷感恩。
加入當升10余載,付妍妍從一線操作工到車間班長,再到現在的車間主任助理、工會委員,不管崗位如何變化調整,她始終沒忘記自己的初衷。正如她所說,她是“企業文化踐行者”,但她更愿意稱自己為“企業文化受益者”。她感恩自己,努力堅持不氣餒,才能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;她感恩當升這個平臺,在這里她被企業文化與當升精神所鼓舞,也被企業文化時刻關懷著。